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

學習理論與教學實務的結合:經驗分享

2012年5月16日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許崇憲老師的演講
"學習理論與教學實務的結合:經驗分享"
  許老師的演講有著具體的框架,讓人一目瞭然。開頭先介紹了自己與這場演講的大綱,讓我們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會聽到些什麼,並藉此準備好聽眾的期待,接著便進入主題。許老師在演講中先簡介了一些理論知識,並提出一些思考問題,緊接著就開始談在教學上與評量上的自身經驗,最後依舊使用一些思考問題作結,但更加發人深省。
  許老師開頭在介紹自己是長榮大學的老師時,有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他上課時必須維持秩序。他認為需要班級經營與秩序維持的學生,其學習方法與習慣都還在建立中。這讓我有點驚訝,因為我還沒做過這方面的思考。在聽到這個看法的當下,我回想了很多關於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上課經驗,並發現自己上課的習慣與態度有過數次很大的轉變,讓我幾乎都可以據此做出截至目前為止,自身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建立的歷程了。對我來說,這是個很有趣的發現。
  許老師還談了他大四教育實習的經驗,提到他大學唸的是教育,讀了很多教育理論,但他實際上去教國文課時,卻採用了與自己中學時上過的課相同的授課方式,因為他很喜歡,喜歡的理由則是考試容易考高分,即使這種方式只有教師講授課程內容,不需與學生進行互動。當時大四的他,認為這樣教是最好的,但現在的他卻不這樣認為。我覺得,我很能夠理解他大四時,為何會採用中學時經驗過的授課方式,而且還是中學時覺得上得很好的,因為我也做過相似的事。我當初在教國中自然的時候,由於國一到國三的課都上,我在準備課程的時候,等於是準備了三種科目:七年級生物、八年級化學和九年級物理與地科。在結束了近兩個月短暫的初次教師生涯後,我發現我課上得最順手的是生物,接著是化學,最後是物理與地科。這樣的結果很讓人詫異,因為我大學畢業自物理系,但物理卻上得最令人遺憾。但我知道我在上課的時候,我講課的方式,幾乎就跟我以前國、高中時最喜歡的上課方式一樣,而授課的內容,幾乎就是照抄,我連某些串場笑話都用一樣的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的國、高中經驗對於我初登場的成敗,就顯得至關重要,因此可以想像得到,我幾乎沒經驗過會讓自己喜歡的理化課,但我卻上過很棒的生物課!而評量的方式,則採用了我高中數學老師的方法,而那方法的確是我最欣賞的。雖然許老師將焦點放在「這樣的教學方法其實不好」,但我卻有了一些其他的看法,這並非指我認為這教學法是好、是壞,而是指我從這中間,也就是結合我自身的經驗與許老師分享的經驗,看到了成為教師可能會有的學習歷程。我們都是從模仿開始的,而且都還走在學習的路上(但許老師走得比較遠),努力的目標也可以一直設立在「發展出比現在更好的教學方式與評量設計」上,也就是說,為了要創造出一堂好課,我們無法憑空想像,我們再現過去的經驗,並從中掌握一些特點,進而獲得進步的方向,於是我們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繼續創新。

延伸閱讀一:「如何培養數學思考力」和「想成想像力,成為真正的聰明人」中有提到關於模仿與想像力的關聯、豐富知識的重要性等。

  接著,許老師提出第一個思考問題:「老師自己的獨特性在哪裡?」。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格特質,不單單只是學生,教師也是各有千秋,但很多學派的理論都只聚焦在學生身上,忽略了教學活動中另一個參與的角色-教師。於是,許老師在介紹了一般人會有的五種基本人格特質後,提出了更多思考問題:「定於一尊的教學模式?」、「你自己的人格特質是什麼?」、「順應自己的人格,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?」、「強調自己具有人類發展的彈性,學習人人認可的教學模式?」。這些突然讓我想回頭,回過頭檢視自己學到的東西是否真的只聚焦在學生身上,然後我發現,我們從小就習慣了「因材施教」的對象是學生,而非老師。這還真是受益良多,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之後,除了考慮是否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好、更多之外,我們還可以考慮符合自己特性、經過一番「截長補短」調整後的教法,不但教起來順手,對教學品質的提升也有幫助。

延伸閱讀二:「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」就是許老師當天所介紹的五大性格特質。

  在挑出這些思考問題之後,許老師開始一個個講述過去從用過的教學設計和評量設計,也就是這場演講的主菜們。其中,在第一個登場的經驗談裡,老師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其所應用理論的部分:
題目一
有四張卡片,分別為「A」、「K」、「4」、「7」,如果要翻最少的卡片來證明「正面是母音,則背面就是偶數。」這句話,要怎麼翻?
題目二
有四張卡片,分別為「酒」、「可樂」、「十六歲」、「二十二歲」,如果要翻最少的卡片來證明「成年人,可以飲酒。」這句話,要怎麼翻?

以上這兩個題目使用一樣的概念解題,答對率卻有明顯差異,理由在於:情境學習是較容易的。如果是要求學生對「心理學與社會議題」進行調查或實驗,那「有何種人格特質的人,容易支持死刑?」和「有何種人格特質的婆婆媽媽們,喜歡收看韓劇?」這兩個主題便有著很大的差異,因為不管是調查者還是被調查者,「死刑」和「韓劇」在人們生活中的親近程度是不同的。我發現這個例子所要傳達的概念,是經常被強調的,不論在課堂上,或是演講中,站在台上的人總是換句話說地闡述著它。從一開始聽覺得很有道理,到後來,慢慢地就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了,似乎在教學上或學習中將此面向考慮進去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。由於是很重要的概念,只要聽到新的闡述方式,就記錄下來,在累積了豐富的範例之後,搞不好以後會有機會創造出一個具有高衝擊性的說法,可以深深刻在聽眾的腦子裡。
  雖然許老師談了很多自身經驗,也用相當誠實(甚至可以說是勁爆?!)的語言再現了當時的情境,但其實這些都是屬於許老師的東西,充滿了許老師的特色,說到要打包帶走,卻是不適當的,因為這跟許老師一開始提到的思考問題有關,也就是老師們也各有不同。我想,老師採用的教法與師生間的相處模式等,應該要取決於實際參與教學活動的師生雙方的特質,這大概也是許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,不斷地強調這是「他的」做法的理由。
  在演講中有個意外的小插曲:我跟坐在左邊的同學因為許老師講的內容,彼此轉頭看了對方一下,還相視而笑。因為許老師在解釋「軟性」和「硬性」事件的差異,說學生只對具爭議性(軟性)的社會問題、商業行為有興趣;對政治、經濟等硬性事件,就顯得興趣缺缺。而許老師針對硬性事件所舉的例子,「油電雙漲」、「希特勒為何會崛起?」等,剛好跟請他來演講的這門課-教學原理-前半段分組教學演示中所使用的課程主題相似,所以是課堂上我與同學們共同的經歷,這就是為何會彼此相視而笑。但這件事乍看之下,卻跟老師說的有出入,因為如果學生們對這類硬性事件沒興趣的話,那修課同學們就不會想要去使用這樣的主題來進行小組演示了。但如果用另一個方式來思考呢?從許老師說法出發,把上台進行小組演示的同學們視為教學方,那就代表這些教師們選擇了一個學生們可能較不感興趣的主題,這就變成應該要檢討的方向了,因為吸引學生、提高其學習動機,是教學上的重要課題之一。
  而演講的結束則是用「我還走在學習的路上」為標題,這不單單是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的概念,同時也指出人是會不斷地進步的,讓人深深感受到,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前輩就在眼前繼續邁進的努力,以及自己也要好好加油才行的意念。

1 則留言:

W 提到...

I really like the way you think about Prof. Hsu's points.
Wenhung Chung